山西省海外人才服務中心建立“海外人才聯絡站”引進高端海歸人才技術項目的工作始于2007年,目前在歐美澳亞4洲11個國家、40余座城市、掛牌建立51家海外人才聯絡站。他們的主要做法:
一是主動邀請聯絡。建立聯絡站,需要大量的海外留學生組織、華人機構作為備選,他們摒棄坐等上門的傳統(tǒng)思想,通過互聯網搜索、外專渠道聯絡、海外學人推薦等渠道以及參加各類人才工作會議的機會,廣泛向海外學人企業(yè)、公司、各國外培訓渠道單位、各留學人員社團組織等發(fā)出打招呼信,傳達一個信息,就是立足互利雙贏,立足平等相處,立足為合作伙伴著想,期望在合作雙方的互利雙贏中實現目的。在積極主動、富有誠意的邀請下,很快就掌握了大量有意向合作的海外機構的信息。
二是簡化審核程序。“山西省海外人才聯絡站”在授權對外工作時,代表山西省的政府形象,因此能夠成為聯絡站的海外機構必須具有完整、合法的相應資質,具有獨立開展聯絡站工作的人員、硬件設施與財力,這是保證被授權開展工作的聯絡站能夠有效提供人才資源信息與相關服務的基礎,因此在接獲受邀請單位的合作意向后,他們都會要求各機構提供詳盡具體的機構注冊信息與基本情況,作為簽訂授權合同的主要依據。
三是準確定位雙方合作方式。山西省海外人才服務中心作為海外聯絡站管理機構,與簽證授權協(xié)議的海外聯絡站之間是互利互惠、平等合作的關系,雙方完全按照市場經濟條件下一事一授權、有效服務給予報酬的原則,對于掛牌的聯絡站,要求只能在協(xié)議授權范圍內使用“山西省海外人才聯絡站”的名稱與相關資源,并且中心就某一具體委托事項與聯絡站簽訂授權協(xié)議,委托事項完結后,聯絡站不得再使用以上授權;同時,對于聯絡站提供的人才信息與相關服務,經認定為有效工作內容的,按雙方約定標準給予經費支持。
四是在上級部門支持下建立專項工作經費。經費是開展工作的基本保障,為了盡快推動海外人才聯絡站工作的開展,在山西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的支持下,聯絡站有了每年立項專項經費,用以支持聯絡站的工作,為此項工作順利開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五是靈活運用引才方式。在充分利用傳統(tǒng)的“走出去、請進來”引才方式的同時,該中心還利用遠程視頻會議、網站共享機制等靈活方式開展聯絡站各項工作,如2011年底,他們在巴黎、柏林聯絡站的努力工作下,促成了山西省赴歐洲招才引智代表團的成功;又如2012年初,他們利用北美洲海外學人中心聯絡站的資源,先后在山西陽泉舉辦了“海外博士陽泉行”、“陽泉人才論壇”等活動;同時利用遠程視頻會議形式,先后組織了山西與美國華盛頓、法國巴黎、德國柏林人才項目視頻洽談會;同時,所有加入“山西省海外人才聯絡站”的海外機構,都與該中心網站進行實時的資源共享與網絡友情鏈接,以實現網絡聯動的資源優(yōu)勢。
六是積極發(fā)動省內單位,建立海外與省內的資源有效傳送渠道。海外聯絡站提供的人才信息、項目資源與各項服務,最終都要落腳在省內的用人單位,而海外中心本身是牽線搭橋者,同時更是中介性質的服務者。為此,中心在積極發(fā)展海外聯絡站網絡的同時,也面向山西省內廣泛動員體制內外的各類型企業(yè)、民間投資人與用人單位,及時將海外聯絡站提供的信息向省內單位進行推送,在可能形成合作意向時,積極為雙方建立聯系,并隨時關注與推動合作的進程。
綜上情況,山西省海外人才服務中心在“海外人才聯絡站”的建設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經驗。覆蓋面廣,信息量大,投入人財物少,減少了浪費,減輕了負擔,控制了風險,合作方式機動靈活合法,實現了面向世界引進海外人才的根本目的,他們的做法值得推廣。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fā)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yè)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