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校園一角(攝影:狄東杰)
校園聚餐,是人之常情還是畸形社交?近日,一項關于大學生聚餐的調查結果在網(wǎng)上引起了很大爭議,有人認為這是當代大學生不務正業(yè),精于世故的表現(xiàn),也有人覺得過于頻繁的聚會是一種奢靡,會給家庭經(jīng)濟條件有限的學生帶來負擔;但也有媒體評論認為,這種派對社交在國外名校十分普遍,沒必要上綱上線,反而是國內的教育、管理理念與時代不符,限制了大學生的社交能力發(fā)展。
這項針對460位大學生的隨機調查結果顯示,29.31%的受訪者聚會頻率達到每周兩次以上,其中本科低年級占63.52%。所有受訪者中,38.08%的大學生在聚會社交方面的開銷占生活費的比例超過30%。
人民網(wǎng)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同學間聚餐確實在校園中比較常見,但是像“社聯(lián)主席1個月20多個飯局”的現(xiàn)象實屬個案,多數(shù)學生表示,每周一到兩次是聚餐的平均概率,而且基本上是AA制。
改善伙食、交流感情是首要目的
記者采訪了幾所高校的部分大學生,他們大多表示,平時聚餐主要是幾個要好的同學一起去“吃點好吃的”,以社交為目的聚餐的現(xiàn)象在自己身邊并不多見。
圓圓(化名)是杭州師范大學外語學院的一名大一新生,每周她都會和關系要好的同學聚餐一兩次,“每天吃食堂真的太膩了,所以一般周末或是沒有課的下午,我們幾個要好的同學就會一起改善一下伙食,趁機在一起聊聊天,費用都是AA制”,圓圓告訴記者,學校附近的飯館消費一般不會很高,一次聚會每人平攤下來也就30到50元。
北京理工大學研二的許可每周也會和同學保持一到兩次的聚餐頻率,“學校附近好吃的特別多,有時候是跟室友一起去,有時候是一個班、整支球隊或實驗室的伙伴們,一般期末期間會比較頻繁,大家會一起慶?荚嚱Y束或歡送畢業(yè)的同學”。
他坦言,讀研之后,經(jīng)濟條件更寬裕了,聚餐次數(shù)比本科階段更頻繁些,但同學間聚會也不會去很高檔的場所,費用基本都是實行AA制。許可認為,偶爾的聚餐有利于增進同學感情。
聚餐是社團建設的一部分
除了同學間聚會,記者發(fā)現(xiàn),在大學校園里,社團組織的聚餐也不在少數(shù)。不少學生干部認為,聚餐是團隊建設的一部分。
今年大四的張穎(化名)入校以來一直擔任學生干部,對她來說,學生會和社團組織的聚餐會相對比較多一些。“一般整個社團的大聚餐不多,一個學期一兩次左右,平時各部門的部長和干事之間會小聚”。她認為,聚餐也是團隊建設的一部分,并不都像網(wǎng)上說的那樣是奢靡浪費,學校社團沒有這方面的經(jīng)費,所以聚餐時大家也都是實行AA制,“有時候部長也會請干事吃飯,但是頻率不高,在任期間也就兩次左右”。
張穎告訴記者,除了校內社團的聚會,有時候校際之間也會開展交流,但因為涉及人數(shù)太多,往往不會以吃飯的方式進行,“我們一般都是在一方的學校申請一個會議室,簡單備些茶水瓜子,主要還是以交流為主,有時候也會在咖啡店進行,費用也是AA制”。
許可在校園里也屬于“活躍分子”,擔任著多重學生干部身份,他告訴記者,現(xiàn)在大學里“聚餐社交”挺正常的,也有助于增強團隊凝聚力,并沒有太多功利的目的。“畢竟學校社團管理和運作很規(guī)范,學生干部只要把工作做好就行,搞太多交際也沒必要”。
許可同時表示,聚餐也不應是大學生社團集體活動的單一形式,“組織一些學術沙龍、研討會效果也會很好”。
校外實習、自主創(chuàng)業(yè)鑄就“社交達人”
記者在采訪中發(fā)現(xiàn),天天“趕場”的情況在大學生當中也不是完全不存在,有些能力出眾的學生干部在校外實習或自主創(chuàng)業(yè)的過程中會積累不少人脈,參加社會上的應酬是“家常便飯”。
上海師范大學外語專業(yè)的李婧(化名)能力出眾,大二就當上了學院的學生會主席,并成立了公益小組,兼任小組長,同時還兼職著一些履行網(wǎng)站的文案工作。今年大四的她目前正在一家視頻直播公司實習做市場拓展,經(jīng)常接觸到各種客戶。在同學當中,她屬于不折不扣的“社交達人”。
翻開她的朋友圈,幾乎每天都是參加各種飯局、宴會的照片,“多積累些人脈對就業(yè)會比較有幫助,而且我也很喜歡跟不同的人接觸”,李婧坦言,大一、大二時參加同學之間和社團組織的聚會比較多,但大三之后面臨就業(yè),就會以社會上的聚會為主。
北京電影學院影視技術系的李申是一名大學生“創(chuàng)客”,“約飯”是他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除了跟同學、跟創(chuàng)業(yè)團隊偶爾聚一下,與一些潛在的合作伙伴的溝通也往往會以吃飯的方式進行。“但是我們一般都吃得比較簡單,以談事為主,不會太講究排場,也不浪費”,李申表示,網(wǎng)上的調查結果是否有說服力他不便表態(tài),但似乎并沒有在同學當中引起共鳴。
學生干部一個月20多個飯局僅是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