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實驗室簡介
植物逆境生物學重點實驗室(http://cps.henu.edu.cn/)始建于1990年,2005年3月被確定為河南省省級重點實驗室,2005年7月成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011年12月與中國農業(yè)科學院棉花研究所聯合建設的"棉花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成功獲批,2014年1月順利通過國家驗收。2012年獲批"作物逆境生物學河南省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2016年獲批"作物逆境生物學創(chuàng)新引智基地"(高等學校學科創(chuàng)新引智計劃,簡稱"111計劃")。目前,實驗室擁有省級第一層次重點學科2個(生物學和生態(tài)學),生物學和生態(tài)學兩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及其相應的兩個博士后流動站,生物學一級碩士授予權點、農學專業(yè)作物遺傳育種碩士學位授予權點。實驗室有雙聘院士1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中原學者2人,省級特聘教授2人,黃河學者和校級特聘教授10人;有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4人;有"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人;973首席科學家1人,國家重大科學研究發(fā)展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1人;青年國家高級人才1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chuàng)新領軍人才"1人、全國優(yōu)秀科技工作者1人,全國杰出專業(yè)技術人才1人。一些學科帶頭人已成為本領域有影響的專家,擔任國際著名期刊編輯和專業(yè)學會的負責人。根據河南大學以及重點實驗室的發(fā)展規(guī)劃,現向海內外誠聘各類優(yōu)秀人才。應聘者應在以下一個或幾個研究領域取得過優(yōu)異的成績:
二、招聘方向及職位
招聘方向
1:研發(fā)高靈敏度的納米探針,同時輔以自主研發(fā)的高通量檢測平臺,對植物關鍵抗體或受體蛋白和信號通路的激酶進行高通量檢測及篩選;
2:研發(fā)高效納米輸送系統(tǒng),用于輸送基因編輯蛋白,基因干擾siRNA,或靶向性治療藥物。從而提高育種效率及品質,改善農藥使用率,降低殘余;
3:研究功能納米顆粒在植物體中的吸收,運輸,毒性及對植物生長和功能調節(jié)的作用。
職位
(一)Tenure track 職位
1. 教授(研究方向帶頭人)
1.1 應聘人員需具備的條件:
(1)身體健康、品學兼優(yōu)、治學嚴謹,在相關研究方向或領域(前文已列出,下同)具有一定學術影響力,35周歲以下(特殊情況者另當考慮)。
(2)具有在著名大學/研發(fā)機構三年以上的博士后研究工作經歷,具有獨立帶領科研團隊的能力和成為學術領軍帶頭人的潛質。
1.2 基本待遇:
年薪40萬元(人民幣),一次性安家費30萬元,科研啟動經費150-200萬元,140平米以上住房一套(在本中心工作5年后,考評合格者),為配偶提供就業(yè)機會,解決子女入學問題。受聘者將被任命為研究方向的帶頭人,并為其配備1-2名具有高級職稱的科研助手,以及博士后和研究生支持其發(fā)展。重點實驗室及河南大學將全力支持其申報"國家高級人才計劃"青年項目以及"長江學者"青年項目等人才項目。
2. 副教授
2.1應聘人員需具備的條件:
(1)具有博士學位,熱愛科研,治學嚴謹,具有很強團隊意識,關注本領域前沿動態(tài),具有較高的科研英語水平。
(2)具有較大的發(fā)展?jié)摿,愿意工作在科研第一線,年齡一般在33周歲以下。
2.2 基本待遇:
年收入10-30萬元,一次性安家費15萬元,科研啟動經費20萬元,可購買140平米以上福利住房一套,解決子女入學問題。
1.3 應聘方式
有意者請將本人簡歷和求職信發(fā)送至師冰洋老師:bs@henu.edu.cn抄送郵箱:jcbi@vip.henu.edu.cn,符合要求者,我們將會安排面試,通過EOI篩選者,我們會根據個人具體情況安排單獨面議。
3. 補充規(guī)定
受聘者在中期考察時工作成績滿足學校要求,則合同繼續(xù)生效,未滿足要求者合同自動終止,合同終止后的三個月內申請者可以申請其他工作或主動辭職。
受聘者在終期考察時工作成績滿足學校要求,將獲得一次性獎金(年收入的5%),并重新簽訂新的合同,未滿足要求者合同自動終止,合同終止后的三個月內申請者可以申請其他工作或主動辭職。
勞動合同統(tǒng)一由人力資源部組織簽訂及存檔。自受聘者與人力資源部簽訂合同日起,合同開始生效。
附:招聘方向相關參考文獻
1.Parisi, C. et al. Agricultural Nanotechnologies: What are the current possibilities? Nano Today 2015,10, 2, 124-127.
2.Wong, M., et al. Nitroaromatic detection and infrared communication from wild-type plants using plant nanobionics. Nature Materials 2017, 16, 264-272.
3.Wei, S. et al. Stochastic sensing of proteins with receptor-modified solid-state nanopores. Nature Nanotechnology 2012, 7,257–263.
4.Zuris, J. et al. Cationic lipid-mediated delivery of proteins enables efficient protein-based genome editing in vitro and in vivo. Nature Biotechnology 2015, 33, 1, 73-80.
5.Neena, M. et al. Clay nanosheets for topical delivery of RNAi for sustained protection against plant viruses. Nature Plant 3, Article number: 16207 (2017).
6.Torney, F. et al. 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 deliver DNA and chemicals into plants. Nature Nanotechnology,2007, 2, 29 –300.
7.Paul L. Chariouet al. Delivery of Pesticides to Plant Parasitic Nematodes Using Tobacco Mild Green Mosaic Virus as a Nanocarrier. ACS Nano, 2017, 11 (5), 4719–4730.
8.Conway, J. et al. Environmental Stresses Increase Photosynthetic Disruption by Metal Oxide Nanomaterials in a Soil-Grown Plant. ACS Nano, 2015, 9 (12), 11737–11749.
9.Giraldo, J. et al. Plant nanobionics approach to augment photosynthesis and biochemical sensing. Nature Materials 2014, 13, 400–408.
10.Huang, Y., et al. Nanosphericalarabinogalactan proteins are a key component of the high-strength adhesive secreted by English ivy.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16, 113, 3193–3202.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yè)+中國博士人才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fā)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yè)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