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理工大學是安徽省重點建設的特色高水平大學,是安徽省和國家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總局共建高校,是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支持建設的高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yǎng)計劃"實施高校。
學校在安徽省淮南市,交通十分便捷。距離省會合肥全程高速,不足90公里。京滬高鐵、商杭高鐵在此經停。
學校創(chuàng)建于1945年,是安徽省第一所工科高校,是全國最早開展礦業(yè)人才培養(yǎng)的兩所高校之一。現擁有6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6個一級學科博士點,28個二級學科博士點;擁有8個省級重點學科,獲批2個省學科建設重大項目。學校形成了以工科為主體,以地礦、爆破等學科為特色,工、理、醫(yī)、管、文、經、法、藝協調發(fā)展的辦學體系。
為貫徹落實人才強校戰(zhàn)略,現面向社會公開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員,熱忱歡迎海內外有志于謀求發(fā)展、共創(chuàng)事業(yè)的優(yōu)秀青年人才加盟我校!
一、招聘條件
取得博士學位不超過3年,身體健康,品學兼優(yōu),年齡在35歲以下人員,在博士期間取得的學術成果,達到以下條件之一:
1.攻讀博士至今,發(fā)表本學科一類期刊論文不少于2篇;
2.獲得國家或省部級三等獎以上的科研獎勵;
3.獲得國家發(fā)明專利授權不少于1項,且有1篇一類期刊論文作為支撐;
4.以主要研究人員身份(排名前三名)參加過重大研究課題,并取得主要階段性研究成果。
二、待遇
1.協議工資11.4萬元/年。
2.住房補貼800元/月(在協議工資之外)。
3.按講師標準享受"五險"和住房公積金。
4.在站期間參加正常的職稱評聘。
5.在健康體檢、食堂用餐、使用校內圖書、信息資源等方面享受正式職工同等待遇。
6.出站考核結果為優(yōu)秀的,可申請留校,留校后享受學校引進國內一類博士待遇,主要包括:安家費16萬元;按市場價半價(約3800元/平米)購買學校家屬區(qū)130平米全產權住房1套,學校免費提供30%的購房首付費用;科研啟動經費6萬元,視實際需要,經認證酌情追加至50萬元。
7.取得超出"崗位基本工作任務"規(guī)定的學術業(yè)績,對照學校規(guī)定的標準給予獎勵。
8.安排配偶臨時性工作,出站后留校任教的,按照學校有關規(guī)定進行安置。協助解決博士后子女入學問題。
三、應聘要求
采取學校安排和應聘者自行聯系相結合的方式確定合作導師。請與擬合作的導師聯系,達成招收意向后,按要求將個人應聘材料發(fā)送至學校博管辦郵箱,內容包括:教育背景、工作經歷、負責或參加科研項目情況、代表性成果、重要論著目錄、論著被引用情況等及聯系方式。校博管辦聯系方式:劉老師,電話0554-6668995,郵箱jszx@aust.edu.cn。具體招收計劃如下:
安徽理工大學2018-2019年全職博士后招收計劃
序號 |
合作導師 |
流動站名稱 |
合作研究方向 |
招收人數 |
應聘博士需具備的條件 (應聘者專業(yè)背景、研究方向等 |
聯系電話 |
1 |
袁樹杰 |
安全科學與工程 |
火災爆炸預防控制 |
1 |
具有相關領域科研經歷,具有較好的項目組織和協調能力,會使用火災爆炸相關模擬軟件。專業(yè)要求:安全科學與工程,消防工程,安全檢測與監(jiān)控,防火與防爆等相關專業(yè)或相關研究方向。 |
0554-6631221 |
2 |
劉澤功 |
安全科學與工程 |
礦山安全技術與工程 |
1 |
專業(yè)背景:安全科學與工程或采礦工程。研究方向:煤礦開采技術與理論、礦山安全技術與理論。具備條件:應聘者碩士、博士專業(yè)為安全科學與工程或采礦工程專業(yè)。 |
13705544208 |
3 |
戴廣龍 |
安全科學與工程 |
礦山通風防滅火 |
1 |
應具備礦山安全專業(yè)背景,從事礦山通風和防滅火工作,尤其是煤礦火災方面的研究 |
13956421380 |
4 |
薛生 |
安全科學與工程 |
煤礦安全、公共安全 |
3 |
礦業(yè),安全或理學 |
13955425697 |
5 |
穆朝民 |
安全科學與工程 |
巖石動力學、爆炸力學、沖擊動力學 |
3 |
博士所學專業(yè)為工程力學、土木工程、巖土工程 |
13095478013 |
6 |
王建華 |
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
地下水科學與工程 |
1 |
專業(yè)背景:地質工程或地下水科學與工程;研究方向:地下水資源綜合利用 |
13955433071 |
7 |
張平松 |
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
地質地球物理探查技術與應用 |
2 |
專業(yè)背景:地質工程或地球物理;研究方向:應用地球物理 |
13955433071 |
8 |
余學祥 |
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
基于手機終端系統的開采沉陷分析與預警系統 |
1 |
1、熟悉開采沉陷監(jiān)測的機理;2、具有良好的網絡通訊系統二次開發(fā)能力;3、具有良好的圖形圖像處理能力;4、具有較好的人工神經網絡方面的知識基礎。 |
13855481080 |
9 |
許光泉 |
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
礦山巖溶水文地質 |
1 |
具有扎實的地質研究基礎和地下水科學;研究背景,研究方向為礦山水文地質。 |
13956424938 |
10 |
吳基文 |
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
煤礦工程地質與水害防治 |
1 |
專業(yè)背景:地質工程或地下水科學與工程;研究方向:煤礦工程地質、礦井水害防治或地質災害評價 |
13003077661 |
11 |
姚多喜 |
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
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礦山地質災害防治 |
2 |
地質工程或環(huán)境地質專業(yè),研究方向為水文地質與工程或礦井水害防治或礦山地質災害防治等相關方向 |
13955433029 |
12 |
胡友彪 |
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 |
礦山生態(tài)環(huán)境或環(huán)境水文地質 |
2 |
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或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學科或生態(tài)學相關專業(yè)方向 |
13966475505 |
13 |
鄭明東 |
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 |
成焦機理與焦炭質量控制、煉焦過程污染物監(jiān)測與智能控制技術 |
2 |
從事煤化工領域的工程與技術博士,研究側重煤質與焦炭質量評價方法 |
0554-6668899 |
14 |
陳明功 |
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 |
大氣污染治理工程 |
1 |
專業(yè)背景為環(huán)境工程、或機械設計、或低溫等離子體技術 |
13721129054 |
15 |
李寒旭 |
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 |
高溫還原性氣氛煤灰化學行為 |
1 |
環(huán)境工程、化學工藝或化學工程專業(yè)背景,潔凈煤技術研究方向 |
13805548448 |
16 |
陳明強 |
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 |
環(huán)境工程(生物質能潔凈轉化) |
1 |
環(huán)境工程專業(yè),生物質能潔凈(催化)轉化研究方向 |
18055410656 |
17 |
徐良驥 |
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 |
環(huán)境與災害空天地協同監(jiān)測技術 |
1 |
本科、碩士或博士階段有測繪、地信與遙感等研究領域學習經歷的畢業(yè)生 |
0554-6633011 |
18 |
閔凡飛 |
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 礦業(yè)工程 |
礦山廢水處理絮凝劑設計理論與方法 微細礦物顆粒界面調控理論與技術 |
1 1 |
1專業(yè):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礦物加工工程、化學工程 研究方向:微細礦物界面調控、絮凝藥劑分子結構設計及合成等。 2專業(yè):礦物加工工程、化學工程 研究方向:微細礦物界面調控、分選、聚團及量子化學理論模擬計算等。 |
0554-6668643 |
19 |
董眾兵 |
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 |
煤化學、化工等相關領域中環(huán)境化學及工程 |
1 |
具有煤化學化工、環(huán)境工程專業(yè)背景 |
13909648555 |
20 |
李寒旭 |
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 |
煤氣化過程細灰形成機理和灰渣綜合利用研究 |
1 |
環(huán)境工程、化學工藝或材料工程專業(yè)背景,潔凈煤技術研究方向 |
13805548448 |
21 |
何杰 |
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 |
生物氣高效凈化技術及應用 |
1 |
具有化學、化工或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背景,化學新材料與新技術方向 |
13955466502 |
22 |
高良敏 |
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 |
水污染控制 |
2 |
環(huán)境工程、環(huán)境科學、生態(tài)學等相關專業(yè);以第一作者在國際期刊上發(fā)表過較高質量論文的優(yōu)先;有海外學習或工作背景的優(yōu)先。 |
13637115036 |
23 |
桂和榮 |
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 |
水資源與水處理 |
2 |
環(huán)境科學、環(huán)境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
18955720016 |
24 |
周孟然 |
機械工程 |
機電系統測控技術 |
1 |
礦山機電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機械電子工程等相關專業(yè)。研究方向主要是圍繞機電設備的監(jiān)測監(jiān)控和裝備的動態(tài)檢測技術、智能制造精度保證技術及大型機電裝備系統智能協調控制策略等領域。 |
13955443311 |
25 |
王其東 |
機械工程 |
機械數字化設計與制造 |
1 |
應聘者應是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機械設計及理論、車輛工程等相關專業(yè)。研究方向主要是圍繞車輛動力學與控制、汽車主動安全技術及汽車輔助駕駛技術等領域。 |
18805541166 |
26 |
王傳禮 |
機械工程 |
流體傳動與控制技術 |
1 |
礦山機電工程、機械工程、流體傳動與控制技術等相關專業(yè)。研究方向主要圍繞工程機械液壓系統、礦山裝備液壓技術、新型材料和技術在液壓元件中應用、水液壓技術等領域。 |
18605543188 |
27 |
郭永存 |
機械工程 |
現代礦山裝備與技術 |
1 |
礦山機電工程、機械設計及理論、機械電子工程、機械制造及自動化等相關專業(yè)。研究方向主要是圍繞現代礦山裝備的機械數字化設計、自動化技術、磁力傳動理論及大型礦山裝備智能協調控制策略等領域。 |
0554-6668000 |
28 |
常聚才 |
礦業(yè)工程 |
深井巷道圍巖控制理論與技術;巷道布置方法及穩(wěn)定性控制;地下空間資源開發(fā)與利用理論及技術 |
2 |
專業(yè)為采礦工程、工程力學、地下工程或巖土工程 |
13966486835 |
29 |
謝廣祥 |
礦業(yè)工程 |
采動響應與災害防控 |
2 |
采礦工程或工程力學,礦山壓力及巖層控制、采動響應與災害防控 |
13905546676 |
30 |
查文華 |
礦業(yè)工程 |
地下工程 |
1 |
采礦工程、巖土工程 |
15055412338 |
31 |
楊科 |
礦業(yè)工程 |
多物理場演化致災機理 |
2 |
本科、碩士、博士階段具有采礦工程或安全技術及工程或工程力學專業(yè)背景,研究方向為礦山壓力與控制、沖擊地壓、煤與瓦斯突出等方向。 |
18255401572 |
32 |
孟祥瑞 |
礦業(yè)工程 |
礦山壓力 |
1 |
本科、博士為礦業(yè)工程專業(yè) |
13956413025 |
33 |
華心祝 |
礦業(yè)工程 |
礦山壓力或礦山防滅火 |
3 |
博士所學專業(yè)為采礦工程或安全科學與工程或土木工程 |
13505547218 |
34 |
趙光明 |
礦業(yè)工程 |
礦山巖石力學 |
2 |
巖石動力學、巖石力學或者巖石數值方法方向;本科為采礦工程、礦業(yè)工程、巖石力學專業(yè) |
0554-6668697 |
35 |
涂敏 |
礦業(yè)工程 |
煤礦開采、礦山壓力與控制 |
2 |
博士所學專業(yè)為采礦工程或工程力學方向 |
13500571668 |
36 |
朱金波 |
礦業(yè)工程 |
微細顆粒分選機理及新裝備 |
1 |
專業(yè):礦物加工工程、材料、流體力學。研究方向:顆粒分選、流體力學、流體場理論計算及模擬等。 |
0554-6668643 |
37 |
李英明 |
礦業(yè)工程 |
巷道礦山壓力及其控制 |
1 |
專業(yè)背景具備巖石力學相關基礎 |
15855449842 |
38 |
楊力 |
礦業(yè)工程 |
資源經濟與礦業(yè)管理工程 |
2 |
所學專業(yè)為管理學、經濟學、數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安全科學與工程、礦業(yè)工程等相關領域 |
13956446008 |
39 |
袁亮 |
礦業(yè)工程 安全科學與工程 |
煤炭智能精準開采、煤炭綠色資源高效回收、煤與瓦斯共采、共伴生能源精準開發(fā)、廢棄礦井資源開發(fā)利用、職業(yè)健康安全 |
6 |
博士所學專業(yè)為采礦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 |
0554-6668858 |
40 |
陳湘生 |
土木工程 |
地下空間科學與工程 |
1 |
土木工程相關學科背景 |
0554-6668652 |
41 |
程樺 |
土木工程 |
結構工程 |
1 |
土木工程相關學科背景 |
13855179717 |
42 |
姚直書 |
土木工程 |
礦山井壁結構理論與技術 |
1 |
巖土及地下工程結構方向研究背景 |
13955418561 |
43 |
馬芹永 |
土木工程 |
橋梁與隧道工程 |
1 |
土木工程相關學科背景 |
13645548968 |
44 |
經來旺 |
土木工程 |
巖土工程 |
1 |
土木工程或采礦工程或地質工程專業(yè)背景,礦山軟巖巷道變形機理與控制理論方向 |
18949681539 |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yè)+中國博士人才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fā)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yè)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