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前身為復旦大學新聞系,創(chuàng)辦于1929年9月,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新聞傳播教育機構。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師資力量雄厚,教學科研水準一流,在新聞傳播學基礎理論和前沿研究、新聞傳播學實踐實驗等領域均居于國內領先水平,并具有一定的國際影響。歷經(jīng)九十多年的櫛風沐雨,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已成為我國新聞傳播教育的引領者和學術重鎮(zhèn)。
復旦大學新聞傳播學博士后流動站設立于1999年,是全國首家新聞傳播學博士后流動站。經(jīng)過二十多年的傾力建設,該站已培養(yǎng)了近200名博士后,為我國的新聞傳播事業(yè)輸送了一大批高端人才,其中許多人士已成為新聞傳播界的翹楚。與此同時,復旦大學新聞傳播學博士后流動站還與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上海文廣集團、山東廣電集團、深圳報業(yè)集團、浙江日報報業(yè)集團等多家新聞傳播業(yè)界重要單位展開緊密合作,聯(lián)合培養(yǎng)博士后人才。復旦大學新聞傳播學博士后流動站已舉辦了多次"全國新聞傳播學博士后論壇",為全國新聞傳播學博士后的培養(yǎng)和研究搭建了全國性的重要平臺,其研究成果在新聞傳播界產生了廣泛的學術影響和社會影響。2023年,復旦大學新聞傳播學博士后流動站在站博士后共獲得16項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項目立項,立項數(shù)量再創(chuàng)歷史新高。由于復旦大學新聞傳播學博士后流動站的驕人業(yè)績,該站2015年榮獲了國家頒發(fā)的"全國優(yōu)秀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光榮稱號,并在"2020年度博士后工作綜合評估"中,再度獲得"優(yōu)秀"的佳績,是全國博士后評估工作中新聞傳播學科唯一獲得"優(yōu)秀"等級的流動站。
為了進一步加快復旦大學新聞傳播學科的發(fā)展,特面向全球招聘全職博士后研究人員。我們竭誠歡迎海內外學術精英加盟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共創(chuàng)新聞傳播事業(yè)的新輝煌!
一、工作職責以及招聘人數(shù)
博士后承擔復旦大學新聞傳播學博士后流動站以及新聞學院常態(tài)的科研工作,履行相關責任。本輪計劃招聘全職博士后人數(shù)5~6人,不再招聘在職/兼職博士后。
(注:招聘名額含高校新聞學國家教材建設重點研究基地博士后、復旦大學義烏研究院博士后等復旦大學新聞傳播學博士后流動站下設的"博士后專項招聘計劃",專項計劃招聘啟事由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微信公眾號同步發(fā)布。)
二、博士后類型及準入條件
(一) 復旦大學全職博士后,年薪18-20萬
申請條件:
1. 獲得(或即將獲得)博士學位,入站時獲得博士學位的時間不超過3年,年齡35周歲以下;
2. 身心健康,誠信嚴謹,擁有良好的學術研究基礎,具備符合科研工作要求的基本條件,與合作導師已經(jīng)達成合作意向。
(二)復旦大學超級博士后,年薪23-25萬
申請條件:
1. 獲得(或即將獲得)博士學位,入站時獲得博士學位的時間不超過3年,年齡35周歲以下;
2. 身心健康,誠信嚴謹,擁有良好的學術研究基礎,具備符合科研工作要求的基本條件,與合作導師已經(jīng)達成合作意向。
3. 申請復旦大學超級博士后項目需在入站后自主申請,由復旦大學擇優(yōu)資助。海外博士畢業(yè)高;驅I(yè)排名位居QS2024排名前100者可由流動站自主認定。
(三)上海市超級博士后,年薪28-30萬
申請條件:
申請者在進站(前)后,可根據(jù)當年度上海市超級博士后激勵計劃的要求進行申報,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及復旦大學新聞傳播學博士后流動站作為依托平臺,將全力支持申請者的申報。
(四)國家資助博士后研究人員計劃,資助標準12-32萬
申請條件:
申請者在進站(前)后,可根據(jù)當年度國家資助博士后研究人員計劃的申請要求進行申報。該資助計劃A檔即原博新計劃,資助28萬元/年,并另有8萬元博后科學基金科研資助;B檔資助18萬元/年;C檔資助12萬元/年。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及復旦大學新聞傳播學博士后流動站作為依托平臺,將全力支持申請者的申報。
(五)博士后引才專項與派出專項,資助標準40-50萬元
申請條件:
申請者在進站(前)后,可根據(jù)當年度博士后研究人員引才專項計劃和派出計劃的申請要求進行申報。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及復旦大學新聞傳播學博士后流動站作為依托平臺,將全力支持申請者的申報。
三、福利待遇
(一)全職博士后可租住學校博士后公寓;
(二)全職博士后子女為上海戶籍的,按上海市幼兒園、中小學等入學規(guī)定辦理;全職博士后子女為外地戶籍的,協(xié)助子女入學;
(三)學校為全職博士后提供醫(yī)療保險、體檢服務等其他社會福利保障。
四、報名要求和聯(lián)系方式
(一)凡申請來本站做博士后研究的人員,請將以下申請材料提交至聯(lián)系人郵箱(所有材料請合并為一個PDF,30M以內):
1. 個人簡歷;
2. 研究計劃書(5000字左右);
3. 兩篇學術研究代表作掃描件;
4. 博士研究生畢業(yè)證書和博士學位證書掃描件或博士畢業(yè)的證明材料掃描件;
5. 身份證(或護照)掃描件。
(二)本站將對報名材料進行初審,通過初審的候選人將進入下一步考核,由專家組評審決定是否招收以及資助情況。
(三)聯(lián)系人:曾培倫老師 郵箱地址:zengpeilun@fudan.edu.cn
(四)提交材料截止時間:2024年5月22日
(五)面試時間:2024年5月底,具體面試時間另行通知
面試形式與地點:線下面試;復旦大學新聞學院辦公樓2樓會議室(上海市楊浦區(qū)國定路400號)
熱忱歡迎海內外優(yōu)秀博士到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信息來源于網(wǎng)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fā)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
https://mp.weixin.qq.com/s/mnHUhVuyiiTRMRXjIYtyJA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yè)+中國博士人才網(wǎng))
中國-博士人才網(wǎng)發(fā)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wǎng)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yè)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